最新公告:
当前位置:首页 - > 光伏有料>单晶效率标准受质疑,多晶携性价比优势争“领跑”
单晶效率标准受质疑,多晶携性价比优势争“领跑”
时间:2016-8-18 13:44:10
来源:PV-Tech

日前,内蒙古出台了“领跑者”计划优选加分标准,其不分单多晶和薄膜的唯效率加分方式,引起了行业内的争议。根据内蒙古的加分标准,占据省内90%份额的单晶企业具有明显加分优势,而薄膜产品被直接排除在外。有专业人士指出,此项优选加分标准不符合“领跑者”计划制定的初衷。

专家表示,根据目前市场反应来看,许多人将“领跑者”计划理解成推广“转换效率高”的技术,其实这种想法是一种误区。在“领跑者”计划制定之前,中国光伏产业全球一枝独秀,但各门类企业发展参差不齐。“领跑者”计划制定的初衷就是推行“先进技术引领”、“先进企业引领”的市场化理念,充分利用资源,淘汰落后产能,促进光伏行业逐步摆脱补贴,向平价上网的目标迈进。因此,如果一种技术大部分企业都可以达到,那么就没有先进性可言了。

“领跑者”计划对单晶、多晶、薄膜组件都制定了不同的效率下限,其中单晶组件是17%,多晶组件是16.5%,薄膜组件是12%。经过一年时间的试验,多晶产品约有20%符合“领跑者”计划标准,少数龙头企业和高效产品正在引领多晶技术革新;而单晶组件几乎100%符合标准,被质疑其没有动力推动技术进步。

业内分析人士指出,领跑者的初衷应该是少部分企业先达到,然后推动后进者进步,或者是先进技术产能得到释放,而落后产能被改造替代。等到大部分都达到了,再提升先进标准,始终形成少数“领跑”的竞争局面。所以无论是单晶、多晶,还是薄膜,应该考虑到组件转换效率的正态分布原则,认定占少数的高效产品符合‘领跑者’计划的要求,从而引领光伏产品向高效化发展。

单晶被指标准过低?

依据单晶组件17%的“领跑者”标准进行推算,“领跑者”要求的单晶组件,对应电池效率大于19.6%,而这几年国内主要单晶电池规模化量产的基准效率都已经在19.8%左右,单晶组件满足“领跑者”条件比例几乎达到100%。

有企业反馈,“领跑者”计划针对单晶制定的标准偏低,这样造成现有企业没有动力投入新技术提升效率。如效率可以超过20%的PERC电池工艺,都只是说的多,投得少,更别提日本和美国企业推崇的效率高达23-25%的N型单晶。

根据测算,效率超过20%的PERC单晶做出的单晶组件(60片/72片)瓦数至少是285瓦/340瓦,按照这个标准来统计,在1吉瓦大同领跑者计划中,真正高效的单晶比例只有110兆瓦,占比不足11 %。在领跑者计划项目里,单晶组件都在“众跑”,没有看到真正“领跑”的技术。

另一方面,薄膜技术则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,即使达到了12%的标准,由于考虑到性价比因素,很多项目都不愿意采用,因此才有了内蒙古评分的那一幕。

倒逼多晶技术进步,价格仍显优势

从效率绝对值看,显然是单晶高于多晶,但是不可忽略市场对于性价比的要求,即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。近日引起行业众议的国家电投2.75GW光伏组件招标项目被曝出3.05元/瓦的最低价,多晶硅价格普遍在3.25元/瓦左右,多家企业报价达到3.07元和3.09元,该投标价格是继中广核500MW爆出低价之后再创新低。从投资额、度电成本看,多晶凭借性价比的优势,仍然占据市场主流。

鉴于市场的反映与需求,晶澳、晶科、阿特斯、天合等光伏主流企业预计,目前量产的年产能超过35吉瓦的多晶组件中,符合领跑者计划的有近10吉瓦,符合年度4.5吉瓦光伏领跑者计划的需求。在2016年上半年多晶组件供不应求情况好转之后,多晶组件在“领跑者”计划中的占比会逐渐攀升。除了产能的释放和转移,一系列高效技术在多晶产品上的应用,也会促使多晶产品提升转换效率,过线比例增加。

近年来,金刚线切在多晶领域开始规模化推广,将大幅降低硅片切割加工成本。同时配套的黑硅电池技术可以提高多晶硅片表面的陷光特性,大幅降低金刚线切割带来的高反射率,绒面结构接近直拉单晶产品。同时,PERC电池技术在多晶领域应用日趋广泛,全球P型多晶电池产能正在向PERC技术转移,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成为P型晶硅太阳电池的常规工艺。

在“领跑者”政策的支持下,国内主流光伏企业都将根据各门类技术综合性价比,各自选定单多晶发展比例,充分发挥一线大厂的带动作用,淘汰落后产能,引领高效技术的革新。而单多晶的市场地位,将以双方谁能克服自身短板为竞争力,在后续的市场争夺战里获得先机。

PVP365光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
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光伏电站投资收益计算器
联系电话:(0519)89617792
联系电话:(0519)89617780
客服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投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 
PVP365光伏电站网
微信号:pvp365guangfu
媒体·资讯·研究平台